清明日感懷

· 徐熥
此心如夢復如癡,荏苒春光欲暮時。 啼比杜鵑先有血,愁同楊柳更多絲。 林花開遍誰爲主,社燕重來亦似悲。 寒食已過非禁火,閉門猶自絕晨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
  • 杜鵑:鳥名,傳說中啼聲悲切,能啼出血來。
  • 社燕:指春社時來的燕子,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通常在立春後不久。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習俗。

繙譯

我的心境如同夢境又似癡迷,春光漸漸流逝,已是暮春時節。 我的哭泣比杜鵑還要早地流出血來,我的憂愁比楊柳還要多出無數絲縷。 林中的花朵已經開遍,誰又是它們的主人呢?春社時歸來的燕子,也似乎帶著悲傷。 寒食節已經過去,不再是禁火的日子,但我仍然閉門不出,連早晨的炊菸也斷絕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深深哀愁和對生活現狀的無奈。詩中,“此心如夢複如癡”一句,既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癡迷,又暗示了時間的無情。通過“啼比杜鵑先有血,愁同楊柳更多絲”的比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緊密結郃,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自己的悲痛與憂愁。後兩句則通過對寒食節和閉門不出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逃避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