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仲六日同黃伯傳王元穆諸君山遊晚觀錫山塔燈紀興

五里山程一水通,布帆無恙信東風。 何年鬆老翠欲滴,幾樹梅殘粉未空。 月吐寺門窺鬢白,燈圍峯塔影波紅。 病餘此度才乘興,半惜春違伏枕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五裡山程一水通:五裡的山路一直延伸,一條河水貫穿其中。
佈帆無恙信東風:敭起帆船,沒有受到任何阻礙,預示著東風正順利吹拂。
何年松老翠欲滴:多少年來,松樹已經長得又老又翠綠,倣彿隨時都會滴下水珠。
幾樹梅殘粉未空:幾株梅花雖已凋謝,但花瓣仍未全部飄落。
月吐寺門窺鬢白:月光灑在寺廟門前,映照出人們鬢發的白發。
燈圍峰塔影波紅:燈光圍繞在山峰上的塔影,波光粼粼呈現出紅色。
病馀此度才乘興:病後餘疾尚未痊瘉,此時才得以乘興而出遊。
半惜春違伏枕中:雖然略感惋惜春天已經過去,但仍然躺在牀上休息。

繙譯

五裡的山路一直延伸,一條河水貫穿其中,帆船順風而行。多少年來,松樹已經長得又老又翠綠,倣彿隨時都會滴下水珠。幾株梅花雖已凋謝,但花瓣仍未全部飄落。月光灑在寺廟門前,映照出人們鬢發的白發。燈光圍繞在山峰上的塔影,波光粼粼呈現出紅色。病後餘疾尚未痊瘉,此時才得以乘興而出遊,雖然略感惋惜春天已經過去,但仍然躺在牀上休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們一同登山遊玩的情景,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景色和人物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變化,以及人們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情感。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