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謁長陵

赫赫我文皇,恢恢廟算長。 定鼎憑天險,因山作地藏。 三泉疏雁海,萬壑轉龍荒。 雲結蒼梧色,峯成金粟岡。 寢園馴象守,松柏孝烏翔。 清蹕傳虛谷,靈旗隱洞房。 遺弓仙馭遠,上食繐帷張。 臣生良已晚,幸此拜冠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長陵(cháng líng):指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廟算(miào suàn):指陵墓的規劃和建設。 定鼎(dìng dǐng):指太宗登基稱帝的事情。 地藏(dì zàng):指陵墓的地基。 三泉(sān quán):指泉水。 龍荒(lóng huāng):指龍的棲息之地。 蒼梧(cāng wú):指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金粟岡(jīn sù gāng):指山的形狀。 馴象(xùn xiàng):馴養大象。 孝烏翔(xiào wū xiáng):指烏鴉孝敬的象徵。 虛谷(xū gǔ):指幽谷。 靈旗(líng qí):指神靈的旗幟。 洞房(dòng fáng):指神靈的居所。 仙馭(xiān yù):指仙人駕馭。 繐帷(suì wéi):指華美的帷幕。

翻譯

朝拜長陵 文皇顯赫,陵墓規模宏大。 登基稱帝,依山傍水修建。 泉水清澈,山谷中龍蟄伏。 仙山蒼翠,山峯如金粟般聳立。 陵園中馴養大象,松柏之間烏鴉孝敬。 清幽的谷地傳來神靈的召喚,神靈的旗幟在幽深的洞穴中飄揚。 留下的弓箭和神馬遠去,神靈的食宴華美而盛大。 我作爲臣子,雖已年邁,幸能在此恭敬地拜謁陵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長陵的壯麗景象,通過對陵墓的描寫,展現了當時帝王陵墓的莊嚴氣勢和神祕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太宗的崇敬之情,展現了當時人們對帝王的尊崇和敬畏之心。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