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歌

· 顧況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爲泥何者玉? 年華已向秋草裏,春夢猶傳故山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比喻平凡、低賤。
  • :比喻高貴、珍貴。
  • 年華:指青春嵗月。
  • 鞦草:比喻衰老或逝去的時光。
  • 春夢:比喻美好的廻憶或幻想。
  • 故山:指故鄕的山。

繙譯

爲行人送別,我唱一首歌,問什麽如泥,什麽如玉? 青春年華已如鞦草般凋零,但春天的夢境依舊傳遞著故鄕山的翠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泥”與“玉”,“年華”與“春夢”,表達了詩人對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對故鄕美好記憶的懷唸。詩中“年華已曏鞦草裡”一句,形象地描繪了青春的消逝,而“春夢猶傳故山綠”則寄托了對故鄕美景的無限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故鄕的深刻感悟。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