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漕橋東送新除嶽牧
寶賢不遺俊,臺閣盡鵷鸞。
未若調人切,其如簡帝難。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
特以專城貴,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務本,風靡屬勝殘。
有令田知急,無分獄在寬。
至言題睿札,殊渥灑仙翰。
詔餞三臺降,朝榮萬國歡。
舉杯臨水發,張樂擁橋觀。
式佇東封會,鏘鏘檢玉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應和別人的詩。
- 聖制:皇帝所作的詩文。
- 漕橋:古代用於運輸糧食的橋樑。
- 嶽牧:古代官職名,指地方高級官員。
- 鵷鸞:比喻賢才。
- 調人:指選拔人才。
- 簡帝:指選拔人才的難度。
- 上才:傑出的人才。
- 膺出典:指被選拔出來擔任重要職務。
- 中旨:皇帝的旨意。
- 分官:分配官職。
- 專城:指地方行政長官。
- 列郡:指各地的郡縣。
- 政行:政治行爲。
- 務本:致力於根本。
- 風靡:指風氣盛行。
- 勝殘:克服殘暴。
- 有令田知急:指有緊急的命令需要田間勞作的人知道。
- 無分獄在寬:指不分貴賤,對待案件都應寬大處理。
- 至言:至理名言。
- 題睿札:題寫在皇帝的文書中。
- 殊渥:特別的恩寵。
- 灑仙翰:指皇帝親筆書寫。
- 詔餞:皇帝下詔送行。
- 三臺:古代官職名,指高級官員。
- 朝榮:朝廷的榮耀。
- 萬國歡:各國都感到歡喜。
- 臨水發:在水邊舉杯。
- 張樂:演奏音樂。
- 擁橋觀:在橋上觀看。
- 式佇:期待。
- 東封會:指東方諸侯的聚會。
- 鏘鏘:形容聲音響亮。
- 檢玉壇:檢查玉製的祭壇。
翻譯
應和皇帝關於漕橋東送新任嶽牧的詩,表達了對於賢才的重視和對政治清明的期望。詩中提到,皇帝不遺餘力地選拔賢才,使得朝廷中充滿了賢能之士。選拔人才雖然切合實際,但難度很大。傑出的人才被選拔出來擔任重要職務,皇帝的旨意是分配官職,特別重視地方行政長官,深思熟慮地考慮各地郡縣的安定。政治行爲應致力於根本,風氣盛行應克服殘暴。有緊急的命令需要田間勞作的人知道,不分貴賤,對待案件都應寬大處理。至理名言題寫在皇帝的文書中,皇帝親筆書寫,特別的恩寵。皇帝下詔送行,高級官員和各國都感到歡喜。在水邊舉杯,演奏音樂,在橋上觀看。期待東方諸侯的聚會,檢查玉製的祭壇。
賞析
這首詩是蘇頲應和皇帝的詩作,表達了對皇帝選拔賢才和政治清明的讚揚。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鵷鸞」比喻賢才,「簡帝難」形容選拔人才的難度,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的嚮往,以及對皇帝英明決策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詩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