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子規

· 羅鄴
蜀魄千年尚怨誰,聲聲啼血向花枝。 滿山明月東風夜,正是愁人不寐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魄(shǔ pò):指杜鵑鳥,傳說中是蜀國的望帝杜宇所化,故稱蜀魄。
  • 啼血:傳說杜鵑鳥啼叫時會啼出血來,形容其叫聲悲切。
  • 不寐(bù mèi):失眠,無法入睡。

翻譯

杜鵑鳥的哀鳴千年依舊,它在花枝間聲聲啼血,究竟在怨恨誰? 滿山月光皎潔,東風輕拂的夜晚,正是愁思纏繞、無法入眠的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杜鵑鳥的哀鳴和夜晚的靜謐,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和無法排遣的憂思。詩中「蜀魄千年尚怨誰」一句,借用杜鵑鳥的傳說,抒發了對過往的追憶和對現實的無奈。「聲聲啼血向花枝」則進一步以杜鵑啼血的意象,強化了悲痛的情感。後兩句「滿山明月東風夜,正是愁人不寐時」,通過對環境的渲染,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內心世界。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

羅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