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陽宮:唐代洛陽的宮殿名,位於洛水北岸,是唐代皇帝的行宮之一。
- 春半:春天過了一半,即春末。
- 太平天子:指當時的皇帝,因其統治時期國家安定,故稱「太平天子」。
- 巡遊:皇帝出巡遊玩。
- 千門:形容宮殿的門戶衆多。
- 嵩山:位於河南省,是中國五嶽之一,象徵着高大和穩固。
- 洛水:流經洛陽的一條河流。
- 笙歌:指宮廷中的音樂和歌舞。
- 巢燕:指在宮殿中築巢的燕子。
- 金碧:指宮殿的華麗裝飾。
- 翠華:皇帝的儀仗,這裏代指皇帝。
- 登仙:比喻皇帝去世。
-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
- 宮娥:宮女。
翻譯
春末時分,上陽宮的花兒盛開,滿樓都是芬芳。那太平的皇帝曾在這裏巡遊。 儘管宮殿的千門對着嵩山,但一笑之間,所有的繁華都隨着洛水流逝。 深鎖的笙歌,只有巢中的燕子能聽見,遠處金碧輝煌的宮殿,讓路人感到憂愁。 皇帝的儀仗已經登仙而去,宮女們卻依舊望着遠方,悲傷不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末上陽宮的景象,通過對宮殿繁華與皇帝巡遊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輝煌與變遷。詩中「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表達了宮廷繁華的短暫與無常,而「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則深刻描繪了宮女們對逝去皇帝的深切懷念與無盡的悲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羅鄴對宮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細膩情感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