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鷓鴣

· 羅鄴
好傍青山與碧溪,刺桐毛竹待雙棲。 花時遷客傷離別,莫向相思樹上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刺桐(cì tóng):一種植物,落葉喬木,花色鮮豔。
  • 毛竹:一種竹子,常綠植物,高大挺拔。
  • 遷客:被貶謫的官員。
  • 相思樹:一種象徵愛情的樹,這裏可能指刺桐。

翻譯

喜歡依傍在青山與碧綠的溪流旁,刺桐和毛竹是期待中的雙棲之地。 花開時節,被貶謫的官員感傷離別,請不要在象徵相思的樹上啼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又略帶憂傷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對離別之情的感傷。刺桐和毛竹作爲雙棲之地,象徵着詩人內心的安寧與期待。而「花時遷客傷離別」則透露出詩人對離別的深刻感受,尤其是對於被貶謫的官員來說,這種離別更顯得沉重。最後一句「莫向相思樹上啼」,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對離別之情的剋制,希望不要在象徵愛情的樹上啼鳴,以免加深離別的傷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情感的細膩把握。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

羅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