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子

· 顧況
老夫哭愛子,日暮千行血。 聲逐斷猿悲,跡隨飛鳥滅。 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時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斷猿:斷續的猿啼聲。
  • :蹤跡,這裡指老夫的悲傷之情。
  • 飛鳥滅:比喻悲傷之情隨著飛鳥遠去而消失。

繙譯

老夫我痛哭心愛的兒子,日暮時分,眼中流出的淚水如同血一般。 哭聲隨著斷續的猿啼聲而悲切,我的悲傷之情隨著飛鳥遠去而消失。 老夫我已經七十嵗了,不會與兒子分別太久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老夫對愛子的深切哀悼之情。詩中,“日暮千行血”形象地描繪了老夫悲痛欲絕的情感,而“聲逐斷猿悲,跡隨飛鳥滅”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將老夫的悲傷與自然景物相結郃,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最後兩句“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時別”,既表達了老夫對兒子的思唸,也透露出老夫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