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圖

· 孫蕡
小孤洲前春水綠,泛湖小船如小屋。 白頭漁父不解愁,往來捕魚湖水頭。 得魚換米納官稅,妻孥衣食長優遊。 大兒十三學網罟,小女七歲能搖櫓。 江口賽神夜吹角,村邊賣魚朝打鼓。 雨來維梢依古岸,風起鳴榔入長浦。 荻芽短短桃花飛,鱖魚上水鰣魚肥。 膾魚燒筍醉明月,蠻歌唱和聲咿咿。 月明在天光在水,但願年年只如此。 無風無浪安穩眠,湖中有魚魚得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孤洲:地名,指江中的小島。
  • 泛湖:在湖上漂浮。
  • 妻孥:妻子和兒女。
  • 優遊:悠閒自在。
  • 網罟:捕魚的網。
  • :划船的槳。
  • 賽神:祭祀神靈的活動。
  • 維梢:系船的繩索。
  • 鳴榔:敲打船舷發出的聲音,用來驅趕魚羣。
  • 荻芽:荻草的嫩芽。
  • 鱖魚:一種淡水魚。
  • 鰣魚:一種名貴的淡水魚。
  • 膾魚:切細的魚肉。
  • 蠻歌:指當地民歌。
  • 咿咿:形容歌聲。

翻譯

在小孤洲前,春水碧綠,湖上漂浮着一艘小船,形狀如同小屋。白髮漁夫並不懂得憂愁,他在湖邊來回捕魚。捕到魚後,他換取米糧來繳納官稅,妻子和兒女的生活總是悠閒自在。他的大兒子十三歲就已經學會使用捕魚網,小女兒七歲時就能熟練地搖櫓。江口舉行賽神活動時,夜晚吹響號角,早晨則在村邊賣魚時敲鼓。下雨時,他將船系在古岸邊,風起時,敲打船舷的聲音傳入長浦。荻草的嫩芽短短的,桃花飄落,鱖魚和鰣魚正肥美。他們切細魚肉,燒製筍子,在明月下醉飲,當地民歌相互唱和,聲音咿咿。月光明亮,照在水面,他們只願每年都能如此安寧。沒有風浪,安穩地睡眠,湖中有魚,捕魚得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漁夫一家在湖上捕魚的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詩中,漁夫的勤勞、家庭的和諧以及他們對簡單生活的滿足感被生動地表現出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春水、桃花、鱖魚和鰣魚,詩人傳達了一種寧靜而美好的生活氛圍。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讚美和對自然和諧的嚮往。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