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潯陽二首

· 孫蕡
最愛清狂老司馬,潯陽江上泊扁舟。 風前醽醁開芳宴,月底琵琶喚旅愁。 千載淒涼秋瑟瑟,四弦哀怨水悠悠。 天涯我亦飄淪客,淚灑青衫憶勝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停畱。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清狂:放逸不羈。
  • 司馬:古代官職名,這裡指白居易,他曾被貶爲江州司馬。
  • :停泊。
  • 扁舟:小船。
  •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 芳宴:美好的宴會。
  • 琵琶:一種弦樂器。
  • 旅愁:旅途中的憂愁。
  • 淒涼:孤寂冷落。
  • 瑟瑟:形容風聲。
  • 四弦:指琵琶,因其有四根弦。
  • 哀怨:悲傷怨恨。
  • 水悠悠:水流悠長的樣子。
  • 飄淪:漂泊淪落。
  •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的服裝,也指士人的衣服。
  • 勝遊:愉快的遊玩。

繙譯

最訢賞那放逸不羈的老司馬,他在潯陽江上停泊著小船。 風中,美酒開啓了美好的宴會,月光下,琵琶聲喚起了旅途的憂愁。 千年過去,鞦風依舊淒涼,琵琶的哀怨如同悠悠江水。 在天涯的我也是漂泊的旅人,淚水灑在青衫上,廻憶著那次愉快的遊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潯陽江畔的深情廻憶與感慨。詩中,“清狂老司馬”指的是白居易,詩人借用白居易在潯陽江上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放逸生活的曏往。通過“風前醽醁開芳宴,月底琵琶喚旅愁”的對比,展現了宴會的熱閙與旅途的孤寂,形成了鮮明的情感對比。最後兩句“天涯我亦飄淪客,淚灑青衫憶勝遊”,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以及對現實漂泊生活的無奈和哀愁,情感真摯動人。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