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幽幽綠樹團華蓋,聒聒流泉奏玉琴。 不必畫堂絲與竹,自然山水有清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指居住在僻靜的地方。
  • 雜詠:隨意吟詠,指不拘形式地寫詩。
  • 華蓋:原指帝王車上的傘蓋,這裏比喻樹冠茂密如華蓋。
  • 聒聒:形容水聲喧鬧。
  • 玉琴:比喻流泉的聲音清脆悅耳。
  • 畫堂:裝飾華麗的廳堂。
  • 絲與竹:指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清音:清脆悅耳的聲音。

翻譯

隱居之地,綠樹茂密如華蓋般遮蔽,流泉喧鬧聲宛如玉琴奏響。 無需華麗的廳堂和絲竹之樂,自然山水間自有清脆悅耳之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然之美。詩中「幽幽綠樹團華蓋」形象地展現了綠樹成蔭的景象,而「聒聒流泉奏玉琴」則通過比喻手法,將流泉的聲音比作玉琴的樂音,生動地傳達了自然之聲的悅耳。後兩句強調了自然之音的純粹與美好,無需人爲的音樂裝飾,山水間的自然聲音已足夠動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