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二十首

· 孫蕡
惱殺春山怨子規,風前雨裏幾悽悽。 如何只繞深閨樹,不向遊人醉處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閨怨:指女子在閨房中因思念遠人而產生的哀怨情感。
  • 一百二十首:這裏指的是一組詩,共有120首,每首詩都表達了類似的情感。
  • 孫蕡:明代詩人,生平不詳。
  • 惱殺:極度煩惱。
  • 春山:春天的山,常用來象徵美好的景色。
  • 怨子規:子規即杜鵑,其啼聲哀怨,常用來象徵悲傷或思念。
  • 悽悽:形容悲傷、淒涼的樣子。
  • 深閨:指女子的閨房,常用來象徵女子的孤獨和封閉。
  • 遊人:指在外遊蕩的人,這裏可能指女子的愛人。

翻譯

春天的山景讓我極度煩惱,怨恨那杜鵑的啼聲,它在風中雨裏顯得如此淒涼。 爲何它只在圍繞着深閨的樹旁啼叫,卻不飛到遊人沉醉的地方去啼鳴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女子深深的閨怨之情。詩中,「春山」與「怨子規」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春天的美景本應帶來愉悅,但杜鵑的哀鳴卻打破了這份寧靜,增添了女子的煩惱。詩的後兩句通過對比「深閨樹」與「遊人醉處」,巧妙地表達了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思念與對現狀的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女性細膩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