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

竹操一何堅,青青冬不渝。 桃夭一何豔,灼灼春華敷。 爾且兼得之,綠葩間紅跗。 三岐依彩檻,五出曜琅玕。 竹兮饒媚態,桃兮耐歲寒。 迴風聊蕭瑟,朱翠舞珊珊。 餘本素心人,常作嘉卉想。 兀坐手一編,長日恣欣賞。 夜月照前除,對爾更神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ú):改變。
  • 桃夭 (táo yāo):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 灼灼 (zhuó zhuó):形容花色鮮豔明亮。
  • (fū):鋪開,展開。
  • (pā):花。
  • (fū):花的底部。
  • 三岐 (sān qí):指竹葉的分叉。
  • 五出 (wǔ chū):指竹葉的五片。
  • (yào):照耀。
  • 琅玕 (láng gān):美玉,這裏形容竹子的光澤。
  • (liáo):稍微。
  • 蕭瑟 (xiāo sè):形容風吹動樹木的聲音。
  • 朱翠 (zhū cuì):紅色的花和綠色的葉。
  • 珊珊 (shān shān):形容輕盈、舒緩的樣子。
  • 嘉卉 (jiā huì):美麗的花草。
  • 兀坐 (wù zuò):獨自坐着。
  • 前除 (qián chú):前面的臺階。

翻譯

竹子的品格是多麼堅韌,青翠的顏色冬天也不改變。 桃花盛開是多麼豔麗,春天裏花色鮮豔明亮。 你卻能同時擁有這兩者,綠色的花朵間夾雜着紅色的花底。 竹葉分叉依偎在彩色的欄杆旁,五片竹葉照耀着美玉般的光澤。 竹子啊,你雖有嫵媚之態,桃花啊,你卻也耐得住歲月的寒冷。 微風輕輕吹過,發出沙沙聲,紅花綠葉輕盈地舞動。 我本是心懷清靜的人,常常想象着美麗的花草。 獨自坐着,手中拿着一本書,整日裏盡情欣賞。 夜晚的月光照在前面的臺階上,對着你,我感到更加神清氣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竹與桃的特點,讚美了夾竹桃兼具兩者的美。詩中,「竹操一何堅」與「桃夭一何豔」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夾竹桃的獨特之處。後文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夾竹桃在春風中的嫵媚與堅韌,以及夜晚月光下的靜謐與神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寧靜致遠的生活態度。

畢自嚴

畢自嚴

明山東淄川人,字景曾。萬曆二十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時,官至太僕卿。天啓元年,遼陽陷落,廷議加強海防,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天津。在任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戶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引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條上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獄,未幾得釋。致仕卒。有《石隱園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