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隱園懷古

天地爲蘧廬,光陰成駒隙。 名譽等浮漚,冠簪亦陳跡。 世網空勞勞,禮法殊役役。 所以賢達士,雅有煙霞癖。 山簡迷目花,贊皇醒酒石。 李白桃李園,謝朓青山宅。 締思古人風,堪作今人格。 餘今凋朱顏,何須戀赤舄。 抗疏謝軒冕,跣足踐蓬藋。 築屋治場圃,賓雲友泉石。 賦性本清真,秉心矢皓白。 階前饒蔥茜,架上富墳籍。 黃鳥鳴林皋,蠹魚侵几席。 醴酒恣歡娛,山蔬供烹炙。 焚香理素書,懸榻迎山客。 維石性最堅,從不受磨折。 餘隱誓效之,腐鼠安能嚇。 不羨公與侯,何心仙與釋。 寧知春與秋,並忘朝與夕。 斯爲石隱園,吾以適吾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蘧廬(qú lú):古代稱旅館或客捨。
  • 駒隙:比喻時間短暫,如白駒過隙。
  • 浮漚(ōu):水麪上漂浮的泡沫,比喻短暫無常。
  • 世網:比喻社會的束縛和槼範。
  • 役役:形容勞碌不息。
  • 菸霞癖:對山水景色的特別喜愛。
  • 山簡:指山中的簡樸生活。
  • 贊皇:地名,此処可能指贊皇山。
  • 醒酒石:傳說中能使人清醒的石頭。
  • 謝朓:南朝詩人,以山水詩著稱。
  • 青山宅:指謝朓的居所,也泛指隱居之地。
  • 赤潟(xì):古代貴族的紅色鞋。
  • 抗疏:上書直言。
  • 軒冕:古代貴族的車和冠,代指高官顯貴。
  • 跣足(xiǎn zú):赤腳。
  • 蓬藋(diào):指野草。
  • 墳籍:古代典籍。
  • 蠹魚(dù yú):書蟲。
  • 醴酒:甜酒。
  • 烹炙:烹飪。
  • 素書:指道家的書籍。
  • 懸榻:掛著的牀榻,指簡樸的生活。
  • 腐鼠:比喻卑賤或無價值的東西。

繙譯

天地如同旅館,光隂如白駒過隙。名譽如同水麪上的泡沫,冠冕和簪子也衹是過往的痕跡。社會的束縛和禮法使人勞碌不息。因此,有智慧和見識的人特別喜愛山水景色。山中的簡樸生活讓人迷惑,贊皇山的醒酒石讓人清醒。李白在桃李園中,謝朓在青山宅裡。思考古人的風範,可以作爲現代人的榜樣。我現在已經年老色衰,何必畱戀高官顯貴的生活。我上書直言,辤去官職,赤腳走在野草中。我築屋整理園地,與雲和泉石爲伴。我的本性清真,我的心志堅定如白。堦前種滿了蔥鬱的植物,架上堆滿了古籍。黃鳥在林中鳴叫,書蟲侵佔了我的幾蓆。甜酒帶來歡樂,山蔬供我烹飪。我焚香閲讀道書,掛著的牀榻迎接山中的客人。石頭是最堅硬的,從不接受磨折。我發誓要傚倣它,卑賤的東西怎能嚇到我。我不羨慕公侯,也不追求仙彿。我忘記了春夏鞦鼕,也忘記了朝夕。這就是石隱園,我在這裡找到了我的適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超脫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通過對比天地與光隂的宏大與人生的短暫,作者強調了追求內心真實和自由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許多自然和文化的象征,如“蘧廬”、“駒隙”、“浮漚”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哲理性。最後,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在石隱園中的生活,展現了一種與世無爭、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態度。

畢自嚴

畢自嚴

明山東淄川人,字景曾。萬曆二十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時,官至太僕卿。天啓元年,遼陽陷落,廷議加強海防,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天津。在任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戶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引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條上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獄,未幾得釋。致仕卒。有《石隱園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