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呈同遊

· 孫蕡
同來文章諸鉅公,昔時作宦今從容。 不論西蜀與東廣,共渡北海期南風。 將軍錦帶佩雙虎,左校寶刀藏一龍。 明年奏凱答神貺,羽書歸奏蓬萊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鉅公:大官,高官。
  • 西蜀:指四川地區。
  • 東廣:指廣東地區。
  • 北海:指中國北方的海域。
  • 南風:指南方的風,這裏可能指順風,有利於航行。
  • 錦帶:裝飾華麗的帶子。
  • 雙虎:可能指帶有虎形裝飾的物品,如劍鞘等。
  • 左校:古代官名,掌管校閱軍隊的官員。
  • 寶刀:珍貴的刀劍。
  • 一龍:可能指刀劍上的龍形裝飾。
  • 奏凱:戰勝後奏報勝利的樂章。
  • 神貺:神的恩賜。
  • 羽書:古代傳遞軍情的文書,用羽毛裝飾。
  • 蓬萊宮:神話中的仙境,這裏可能指朝廷或皇帝的居所。

翻譯

我們一同來此的都是文章高手的各位大官,昔日曾爲官,現在則從容自在。無論是來自西蜀還是東廣,我們都共同渡過北海,期待南風的順風。將軍身披華麗的錦帶,佩戴着裝飾有雙虎的物品,左校官員的寶刀上藏有龍形裝飾。明年我們將奏響勝利的樂章,答謝神的恩賜,用羽書將捷報傳回蓬萊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羣文武官員共同渡海的場景,通過地理名詞「西蜀」、「東廣」、「北海」和「南風」展現了他們的廣泛來源和共同的旅程。詩中「將軍」和「左校」的形象,以及他們佩戴的裝飾,如「錦帶」、「雙虎」和「一龍」,都顯示了他們的尊貴和威嚴。最後,詩人預言了未來的勝利和慶祝,表達了對神恩的感激和對朝廷的忠誠。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展現了明代官員的豪邁情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