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碧虛觀寄止庵蕭鍊師五首

· 孫蕡
飛泉作雨落寒巖,蕊闕凌天起翠嵐。 禹柏千年青藹藹,堯蒲九節玉毿毿。 天遊別我知誰共,世故撩人祇自慚。 雲月舊盟應未冷,可能相待解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蕊闕:指仙宮。
  • 翠嵐:青綠色的山霧。
  • 禹柏:傳說中大禹所植的柏樹,象徵長壽。
  • 藹藹:形容樹木茂盛。
  • 堯蒲:傳說中堯帝所植的蒲草,象徵吉祥。
  • 毿毿:形容細長柔軟的樣子。
  • 天遊:指仙遊,即仙人遊歷。
  • 世故:指世俗的事務。
  • 雲月舊盟:指與雲月之間的舊日約定。
  • 朝簪:指官員的冠飾,代指官職。

翻譯

飛泉如雨般灑落在寒冷的岩石上,仙宮高聳入雲,被青綠色的山霧環繞。 禹柏歷經千年依然青翠茂盛,堯蒲九節細長柔軟,玉一般的光澤。 仙遊之事已無人與我共知,世俗的紛擾只讓我感到自愧不如。 與雲月之間的舊日約定應該還未冷卻,或許可以等待時機,解下朝簪,遠離塵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飛泉」、「蕊闕」、「禹柏」、「堯蒲」等意象,展現了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天遊別我知誰共」表達了詩人對仙遊之事的嚮往與孤獨,而「世故撩人祇自慚」則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與自責。最後,詩人寄望於「雲月舊盟」,希望能有朝一日擺脫塵世的束縛,實現與雲月的舊約。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