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二十首

· 孫蕡
濯錦江邊楊柳條,浣紗兒女詫裙腰。 子規啼罷春花落,遊子青驂萬里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濯錦江:即岷江,流經四川成都,因古代在此濯錦而得名。
  • 浣紗:洗紗,古代四川地區婦女常在江邊洗紗。
  • :誇耀,炫耀。
  • 裙腰:指裙子的腰部,這裏比喻楊柳的細長柔美。
  • 子規:即杜鵑鳥,其啼聲悲切,常用來象徵離別或思鄉之情。
  • 青驄:青白色的馬,常用來指代駿馬或遠行的交通工具。
  • 萬里橋:位於成都,傳說諸葛亮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嘆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故名。

翻譯

在濯錦江邊,楊柳的枝條輕輕搖曳,洗紗的女子們炫耀着她們裙腰的纖細。當杜鵑鳥悲切地啼叫過後,春花也隨之凋落,遊子騎着青驄馬,從萬里橋出發,踏上遙遠的旅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濯錦江邊的春景,通過楊柳、浣紗女、杜鵑鳥和春花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氛圍。詩中「遊子青驄萬里橋」一句,既表達了遊子離鄉背井的無奈,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長和艱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離別和遠行的深切感慨。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