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圖

· 唐寅
隱居深在碧山空,澗壑才堪側步通。 芋慄一園秋計足,僮奴百指治生同。 短牆甃石牢牽荔,薄酒盈壇共轉筒。 我欲相隨卜居去,此身一脫花塵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澗壑(jiàn hè):山間的溪流和溝壑。
  • 芋慄:芋頭和栗子,這裏泛指農作物。
  • 僮奴:僕人。
  • 甃石(zhòu shí):用石頭砌成。
  • 牢牽荔:牢固地種植着荔枝。
  • 薄酒盈壇:裝滿罈子的淡酒。
  • 轉筒:一種簡單的過濾酒的工具。
  • 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
  • 花塵紅:比喻繁華世界的紛擾和浮華。

翻譯

隱居在深山之中,四周空曠無人,只有山間的溪流和溝壑勉強可以側身通過。 園子裏種滿了芋頭和栗子,足以滿足秋天的生計,家中僕人衆多,共同經營生活。 用石頭砌成的短牆牢固地種植着荔枝,罈子裏裝滿了淡酒,用簡單的工具過濾。 我渴望跟隨這位隱士,選擇一個這樣的地方居住,從此擺脫繁華世界的紛擾和浮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山居生活圖景,通過「澗壑」、「芋慄」、「僮奴」等具體細節,展現了隱士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詩中「短牆甃石牢牽荔,薄酒盈壇共轉筒」生動地描繪了山居的簡樸與自然。結尾的「我欲相隨卜居去,此身一脫花塵紅」表達了詩人對這種遠離塵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395篇诗文

唐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