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回塘曲渚月明多,遊婦相呼採芰荷。 老去風情渾盡減,隔花誰唱竹枝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
  • 雜詠:隨意吟詠。
  •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洪武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年號。
  • 平原:地名,這裏指平原地區。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曲渚:彎曲的水邊。
  • 遊婦:出遊的婦女。
  • 採芰荷:採摘菱角和荷葉。
  • 風情:風韻情致。
  • 竹枝歌:古代民歌,流行於巴渝地區。

翻譯

隱居時隨意吟詠的七十四首詩,是我自洪武十一年從平原地區回到家鄉後所作。

月光下,曲折的池塘和彎曲的水邊顯得分外明亮,出遊的婦女們相互呼喚着採摘菱角和荷葉。

隨着年歲的增長,我的風韻情致已經完全減退,隔着花叢,誰還在唱着那古老的竹枝歌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寧靜與淡泊。詩中,「回塘曲渚月明多」一句,通過月光下的自然景色,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明亮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年輕時的風情與老去後的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