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學煉還丹歲月遲,要觀滄海倒枯時。 人間甲子成何事,不似山翁一局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還丹:道家煉丹術語,指煉製外丹過程中,將丹砂燒成水銀,積久又還成丹砂,這種反覆煉製的過程。
  • 滄海:大海,因其水深呈青蒼色,故稱。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相配計算時日,此處泛指時間。
  • 山翁:指隱居山林的老人。

翻譯

學習煉製還丹的過程漫長,我想要看到滄海倒灌、乾涸的那一刻。 人世間的歲月流轉,究竟成就了什麼大事,還不如山中老翁下的一局棋來得有意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修煉之道的嚮往。詩中,「學煉還丹歲月遲」一句,既體現了詩人對煉丹術的執着追求,也暗示了修煉之路的艱辛與漫長。「要觀滄海倒枯時」則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胸懷,渴望見證世間萬物的終極變化。後兩句通過對比人間歲月的虛無和山翁棋局的實在,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功名的淡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