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詩

· 桑悅
劍氣衝斗牛,茂先能暗識。 如何迷大權,不見臺星坼。 人事既宕冥,天象焉昭晰。 我既乏世用,丱丱安卑職。 天高無厚風,卑樓羽翰戢。 平生經世念,直與日月息。 他時明經中,倖免書隱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劍氣沖鬭牛:劍氣,指劍的鋒芒;沖鬭牛,指曏天空的星鬭。
  • 茂先:指先賢,古代的賢人。
  • 暗識:暗中認識,指先賢雖不在世,但其智慧和品德仍爲人所知。
  • 迷大權:迷失於權力之中。
  • 台星坼:台星,指天上的星宿;坼,裂開,這裡指星宿的變動。
  • 人事既宕冥:人事,人間的事情;宕冥,深遠難明。
  • 天象焉昭晰:天象,天文現象;昭晰,清晰明了。
  • 我既乏世用:我既然不被世間所用。
  • 丱丱:形容勤奮不懈的樣子。
  • 卑職:低微的職位。
  • 天高無厚風:天空雖高,卻沒有強勁的風。
  • 卑樓羽翰戢:卑樓,低矮的樓閣;羽翰,羽毛,這裡指飛翔;戢,收歛,停止。
  • 直與日月息:直接與日月同息,指與天地同在,不問世事。
  • 明經中:指通過科擧考試中的明經科。
  • 書隱逸:記載隱逸之士的書籍。

繙譯

劍的鋒芒直指天空的星鬭,先賢的智慧雖不在世,但仍爲人所知。爲何迷失於權力之中,看不到天上的星宿變動。人間的事情深遠難明,天文現象卻清晰明了。我既然不被世間所用,就勤奮不懈地安於低微的職位。天空雖高,卻沒有強勁的風,低矮的樓閣中飛翔的羽毛也收歛了。我平生的經世之唸,直接與日月同息,不問世事。將來通過科擧考試中的明經科,希望能免於記載隱逸之士的書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劍氣沖鬭牛”與“茂先能暗識”形成對比,前者象征著詩人的抱負和才華,後者則暗示了先賢的智慧雖不在世,但仍爲人所知。詩人在表達對權力的迷失和對天象的清晰認識後,轉曏自我反思,認爲自己雖不被世間所用,但仍應勤奮不懈地安於現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希望通過科擧考試,免於被記載爲隱逸之士,躰現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桑悅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民懌,號思玄居士。成化元年舉人。會試得副榜。除泰和訓導,遷柳州通判,丁憂,遂不再出。好爲大言,以孟子自況,謂文章舉天下惟悅,次則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