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
慈烏啞啞清夜啼,飛來飛去無枝棲。
天空月冷聲慘切,更深夜永情悲悽。
東家織婦年三五,良人萬里操幹櫓。
冬衣未寄春復臨,機杼勞勞不勝苦。
耳邊忽聽慈烏聲,炎炎萬感焚中扃。
掀襟抆淚罷機杼,披簾促步趨前庭。
悲悲咽咽對烏說,莫向清宵學啼血。
妾夫別去三踰年,魚雁迢迢至今絕。
願烏將妾相思情,西飛啼向夫郎聽。
夫能聽兮妾情達,妾情達兮夫心寧。
夫寧豈欲終忘返,恩義須期兩無赧。
夫能努力樹功名,白髮歸來未爲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慈烏:烏鴉,傳說烏鴉能反哺其母,故稱慈烏。
- 啞啞:象聲詞,形容烏鴉的叫聲。
- 操幹櫓:操持盾牌和長矛,指從軍。
- 杼:織布機上的梭子。
- 焚中扃:心中焦急如焚。
- 抆淚:擦眼淚。
- 踰年:超過一年。
- 魚雁:書信的代稱。
- 赧:羞愧。
翻譯
烏鴉在清冷的夜晚啼叫,飛來飛去找不到棲息的枝頭。天空高遠,月色冷清,它的叫聲顯得格外悽慘;夜深了,它的情感也變得悲涼。
東家的織婦年僅十五,她的丈夫遠在萬里之外從軍。冬天未寄出的衣服,春天又來臨,她在織布機上辛勤勞作,感到無比辛苦。
忽然聽到烏鴉的叫聲,心中的煩惱如火焰般燃燒。她掀開衣襟,擦乾眼淚,停止了織布,拉開簾子,快步走向前庭。
她悲傷地對烏鴉說,不要在清冷的夜晚學着啼血。她的丈夫已經離開三年,書信至今未通。
她希望烏鴉能將她的相思之情,向西飛去,啼叫給她的丈夫聽。如果丈夫能聽到她的情感,她的心情就能傳達,丈夫的心也會安寧。
她希望丈夫不要永遠忘記歸來,恩義之間不應有羞愧。如果丈夫能努力建立功名,白髮歸來也不算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織婦在夜晚聽到烏鴉啼叫時的內心世界,展現了她對遠方從軍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期盼。詩中,烏鴉的啼叫成爲了觸發織婦情感的媒介,她的孤獨、辛勞和對丈夫的思念在烏鴉的叫聲中得到了放大和表達。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意象,詩人成功地傳達了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痛苦和無奈,以及女性在其中的堅韌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