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尚書嚴公墓有懷

昔年曾共立彤墀,鶴髮虯髯動主知。 豈謂初辭天府政,駕言長赴夜臺期。 鬱蔥佳地藏簪笏,窈窕豐碑刻歲時。 愧我客邊無藻薦,倚風酸鼻爲吟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彤墀(tóng chí):紅色的臺階,指宮廷中的臺階。
  • 鶴髮虯髯(hè fà qiú rán):形容老人的白髮和捲曲的鬍鬚。
  • 天府政:指朝廷中的政務。
  • 夜臺期:指死亡。夜臺,陰間的臺,比喻死亡。
  • 簪笏(zān hù):古代官員的帽子和手板,這裏指墓地。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墓碑或墓地幽靜美麗。
  • 藻薦(zǎo jiàn):用藻類裝飾的祭品,這裏指祭奠。
  • 酸鼻:形容悲傷到極點,鼻子發酸。

翻譯

昔日曾與你一同站在宮廷的紅色臺階上,你的白髮和捲曲的鬍鬚引起了君主的注意。 誰曾想你剛離開朝廷的政務,就永遠地長眠於陰間。 你被安葬在這鬱鬱蔥蔥的佳地,墓碑上刻着歲月流轉的痕跡。 我愧疚於客居他鄉,無法爲你獻上祭品,只能倚風而立,悲傷至極,爲你吟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尚書嚴公的深切懷念和無盡哀思。詩中通過回憶與嚴公在宮廷共事的情景,以及嚴公離世後的墓地景象,展現了詩人對嚴公的敬仰和悲痛。詩的最後,詩人因無法親自祭奠而感到愧疚,只能通過吟詩來表達自己的哀思,情感真摯動人。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