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還鄉

· 孫蕡
歲晏那堪送獨歸,石門煙樹晚依依。 幾回客思愁江浦,十幅蒲帆掛夕暉。 沽酒乍聞何處笛,問程應爲故山薇。 到時猶想多幽興,一樂堂深見舞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晏:歲末,年末。
  • 石門: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具體的門或關口。
  • 依依:形容依戀不捨的樣子。
  • 客思:旅人的思鄉之情。
  • 江浦:江邊。
  •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帆。
  • 夕暉:夕陽的光輝。
  • 沽酒:買酒。
  • 問程:詢問行程。
  • 故山薇:指故鄉的山野。薇,一種野菜,常用來指代山野。
  • 幽興:幽雅的興致。
  • 一樂堂:可能指家鄉的某個地方或建築。
  • 舞衣:舞蹈時穿的服裝,這裏可能指家鄉的舞蹈或慶典活動。

翻譯

年末時分,怎能忍受獨自送你歸去,石門邊的煙霧和樹木在傍晚顯得依依不捨。 多次作爲旅人,我的思鄉之情在江邊涌起,十幅蒲草編織的帆在夕陽下掛起。 買酒時突然聽到何處的笛聲,詢問行程,應該是因爲思念故鄉的山野。 到達時,我仍然想有許多幽雅的興致,在一樂堂深處看見舞動的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歲末送別友人歸鄉的情景,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石門煙樹晚依依」和「十幅蒲帆掛夕暉」等句,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離別的哀愁氛圍。後兩句則通過「沽酒乍聞何處笛」和「問程應爲故山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途的關切和對故鄉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故鄉的眷戀。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