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姬怨

· 孫蕡
燕燕復燕燕,飛來尾涎涎。 朝辭烏衣國,暮入昭陽殿。 羽毛一何好,似許令儂羨。 遂令同輦人,咫尺不相見。 新愛易舊歡,物情有遷變。 白日尚移光,君恩詎能遍。 懷今思獨永,感昔淚如線。 秋草沿玉階,流塵滿紈扇。 紈扇知妾心,攜持自障面。 時來即所遇,勢失貴亦賤。 庭樹秋風生,無勞匣中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班姬:指班婕妤,漢成帝的妃子,後被廢。
  • 燕燕:燕子。
  • 尾涎涎:形容燕子尾巴的樣子。
  • 烏衣國:傳說中的燕子國。
  • 昭陽殿:漢代宮殿名,常用來象徵皇宮。
  • 同輦人:指與皇帝同乘一車的人,這裏指班婕妤。
  • 遷變:變化。
  • 詎能遍:怎能普遍。
  • 獨永:獨自長久。
  • 流塵:積塵。
  • 紈扇:細絹製成的團扇。
  • 攜持:拿着。
  • 勢失:形勢失去。
  • 匣中怨:指藏在心中的怨恨。

翻譯

燕子啊燕子,飛來時尾巴搖搖擺擺。 早晨離開那傳說中的燕子國,傍晚飛入皇宮的昭陽殿。 羽毛多麼美麗,讓人如此羨慕。 於是使得與皇帝同乘一車的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 新的寵愛取代了舊的歡樂,人情世故總有變化。 白日尚且會移動光芒,君王的恩寵怎能普遍。 懷念現在,思念獨自長久,感慨過去,淚水如線。 秋草沿着玉階生長,積塵覆蓋了細絹製成的團扇。 團扇知曉我的心意,我拿着它遮住面龐。 時來運轉就是所遇到的,形勢一旦失去,貴賤也隨之變化。 庭院的樹木在秋風中搖曳,無需勞煩心中的怨恨。

賞析

這首詩通過燕子的形象,隱喻了宮廷中的變遷與個人的命運。詩中「燕燕復燕燕」以燕子的飛翔來象徵宮廷中的榮華與變遷,而「同輦人,咫尺不相見」則深刻描繪了宮廷中的孤獨與無奈。後文通過對「紈扇」的描寫,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哀怨與自我保護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宮廷生活的無奈。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