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秋懷八首

· 孫蕡
赤甲白鹽秋氣多,黃棱黑石沸漩渦。 驚聞楚客吟山鬼,欲趁巴童拜浪婆。 靈雨乍晴仙掌出,雄風初動使旌過。 金門此日瀛洲客,應已朝回散玉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甲白鹽:指巫峽兩岸的山石,因岩石顏色而得名。
  • 黃棱黑石:指江中的石頭,顏色各異。
  • 沸漩渦:形容江水湍急,形成漩渦。
  • 楚客吟山鬼:楚地的旅客吟詠山中的鬼怪傳說。
  • 巴童:巴地的兒童。
  • 浪婆:江神,傳說中的水神。
  • 靈雨:指及時雨。
  • 仙掌:指巫山十二峯之一的仙掌峯。
  • 雄風:強勁的風。
  • 使旌:使者的旗幟。
  • 金門:指朝廷。
  • 瀛洲客:指在朝廷中任職的文人。
  •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
  • 散玉珂:指官員散朝。

翻譯

巫峽兩岸的赤甲山和白鹽山在秋天的氣息中顯得格外蒼涼,江中黃色的棱石和黑色的石頭在湍急的漩渦中翻滾。聽到楚地的旅客吟詠山中的鬼怪傳說,我想要跟隨巴地的兒童去拜見江神。及時的雨後天空放晴,仙掌峯清晰可見,強勁的風吹動着使者的旗幟經過。在朝廷中任職的文人,此刻應該已經朝見皇帝后返回,散朝了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巫峽秋天的景色和氛圍,通過赤甲白鹽、黃棱黑石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巫峽的險峻和秋天的蕭瑟。詩中融入了楚客吟詠山鬼、巴童拜浪婆的民俗傳說,增添了神祕色彩。後兩句轉向朝廷,以仙掌峯和使旌爲背景,想象朝廷中文人的生活,表達了對朝廷生活的嚮往和對巫峽秋色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