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使君追步隱侯作後八詠詩不佞次題倚和倚檻思民力

逸興黃堂上,高情碧海涯。 勳庸留社稷,寤寐落煙霞。 八邑聲同著,三朝望正遐。 陽春誰倚和,萬古誦瑤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逸興:超脫世俗的興致。
  • 黃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這裏指官府。
  • 碧海涯:碧海之邊,比喻遙遠的地方。
  • 勳庸:功勳和才能。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寤寐:醒與睡,常用以指日夜。
  • 煙霞:煙霧和雲霞,常用來形容隱逸的生活環境。
  • 八邑:指八個縣或地區。
  • 三朝:指連續的三個朝代或時期。
  • 陽春:溫暖的春天,這裏比喻美好的事物。
  • 瑤華:美玉般的花,比喻美好的詩文。

翻譯

在官府中,我有着超脫世俗的興致,而我的高遠情懷則如同遠在碧海之邊。 我的功勳和才能留給了國家,日夜思念的是那飄渺的煙霞。 我的名聲在八個縣中同樣顯赫,連續三個朝代我都有着深遠的期望。 美好的詩文誰能夠相和,萬古流傳,如同美玉般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胡應麟對功名的追求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逸興黃堂上」與「高情碧海涯」形成對比,既展現了詩人在官場中的超然態度,又表達了他對遠方的無限遐想。後兩句「勳庸留社稷,寤寐落煙霞」則進一步通過功名與隱逸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複雜的情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