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詩

驅車出衡門,薄遊覽九州。 東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 冠巾岱華竦,襟帶江河流。 驗跡章亥趾,裁貢禹王疇。 汎觀山海圖,遐尋府穴幽。 八維何所極,撮土此可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衡門(héng mén):指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之門,通往天界的門戶。 瀛海(yíng hǎi):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海洋之一,位於東海之外。 昆丘(kūn qiū):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岱華(dài huá):泰山的別稱。 章亥(zhāng hài):指古代帝王的足跡。 禹王(yǔ wáng):指大禹,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府穴(fǔ xué):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八維(bā wéi):指古代宇宙中的八個方向。

翻譯

駕車離開泰山的衡門,輕盈地遊歷着九州大地。 向東征服遙遠的瀛海,向西攀登神仙居住的昆丘。 頭戴泰山的華冠,身披着江河般流動的衣帶。 尋找古代帝王的足跡,探尋大禹治水的陵墓。 瀏覽山海圖,探索遙遠的幽深府穴。 八個方向的邊界何處是極限,只有在這片土地上才能找到答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駕車遊歷九州大地的壯麗場景,展現了對古代傳說和歷史的嚮往和探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和歷史典故,通過描繪泰山、瀛海、昆丘等神話地標,展現了詩人對古代傳說和歷史的熱愛和嚮往之情。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憶。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