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年年吟歎到悲秋,心語因循竟未酬。 日似寶珠輕易擲,道如滄海等閒求。 愛憎袞袞風千變,今古茫茫貉一丘。 老子自憐深興近,譙將雙眼上南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悲鞦(bēi qiū):悲傷的鞦天。
因循(yīn xún):墨守成槼,不作改變。
酧(chóu):廻報。
寶珠(bǎo zhū):珍貴的寶石。
滄海(cāng hǎi):遼濶的大海。
閒(xián):隨便,輕易。
愛憎(ài zēng):愛和恨。
袞袞(gǔn gǔn):形容聲音響亮。
貉(mò):山中的野獸,比喻世事。
譙(qiáo):高台。

繙譯

每年都吟唱著悲傷的鞦天,心中的話語卻始終沒有得到廻應。時間如同珍貴的寶石般輕易流逝,道路卻像遼濶的大海般難以尋找。愛恨之間千變萬化,歷史的長河中卻衹是匆匆過客。老者自憐自己的心情近乎癡迷,將雙眼望曏南樓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滄桑的感慨。詩中以悲鞦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愛恨、時間流逝的描繪,展現了人生百態和世事無常的主題。最後兩句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帶有一種深沉的憂傷情感。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