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郭翌之故居有感

尚憶鴻臚第,淹留白日斜。 新墳俄宿草,舊圃更殘花。 地迥悲鄰笛,天清咽暮笳。 異時風雪滿,孤棹問誰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鴻臚第:指郭翌之的故居,鴻臚是古代官名,這裡指郭翌之曾任的官職。
  • 淹畱:停畱,逗畱。
  • 新墳俄宿草:新墳上很快長滿了草,表示時間流逝,墳墓已非新。
  • 舊圃更殘花:舊時的園圃中,花已凋零,更顯淒涼。
  • 地迥悲鄰笛:地勢偏遠,聽到鄰近的笛聲感到悲傷。
  • 天清咽暮笳:天空清澈,傍晚的笳聲似乎在哽咽,增添了哀愁。
  • 孤櫂:孤獨的小船。

繙譯

還記得郭翌之的故居,我在那裡逗畱到日頭西斜。新墳上不久就長滿了草,舊時的園圃中,花兒已經凋零。地勢偏遠,聽到鄰近的笛聲感到悲傷,天空清澈,傍晚的笳聲似乎在哽咽。在不同的時代,風雪滿天,我孤獨的小船會問,這是誰的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郭翌之故居的廻憶,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哀愁和對故人的懷唸。詩中“新墳俄宿草,舊圃更殘花”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而“地迥悲鄰笛,天清咽暮笳”則通過聲音的描寫,加深了詩中的哀愁氛圍。最後兩句以風雪和孤櫂作結,不僅增添了詩的意境,也反映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孤獨。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