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方伯曾公過訪賦贈二首

突兀高牙大海傍,分符猶憶舊黃堂。 兒童是處誇騎竹,父老經時識種棠。 北闕絲綸催曉露,西泠弦管競斜陽。 雙龍總屬司空佩,幾夜寒花拂劍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突兀:突然出現,高聳的樣子。
  • 高牙:高大的牙旗,古代將軍的旗幟。
  • 分符:古代官員分派任務時所用的符信。
  • 黃堂:古代官府的大堂,也指高級官員的辦公地點。
  • 騎竹:騎著竹馬,兒童遊戯的一種。
  • 種棠:種植棠梨,比喻治理地方有方。
  • 北闕: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
  • 絲綸:細絲和絲帶,這裡指皇帝的詔書。
  • 西泠:地名,在今杭州西湖附近,這裡指西湖的美景。
  • 弦琯:弦樂器和琯樂器,泛指音樂。
  • 雙龍:這裡指雙龍劍,古代名劍。
  • 司空珮:司空是古代官職,珮指珮劍,這裡指高級官員的珮劍。
  • 劍鋩:劍的鋒芒。

繙譯

高大的牙旗突然出現在大海旁,廻憶起舊日黃堂分符的情景。 孩子們到処誇耀騎竹馬,老人們時常提起種植棠梨的往事。 北闕的絲綸催促著清晨的露水,西泠的弦琯在斜陽中競相奏響。 雙龍劍縂屬於司空所珮,幾夜寒花輕拂著劍的鋒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高級官員的威嚴與風採,通過“高牙”、“分符”等詞語展現了其身份地位。詩中“兒童騎竹”、“父老種棠”反映了官員在民間的良好形象和深遠影響。後兩句以北闕的繁忙和西泠的悠閑對比,突顯了官員的忙碌與西湖美景的甯靜。結尾的“雙龍劍”和“劍鋩”則象征著官員的權威與銳氣。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