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復攜酒酌山堂晴眺再題壁之左方

徙倚危峯散鹿羣,尊前吳楚望絪縕。 亭臺四壁全披霧,城郭千家半入雲。 薄暮飛檣環浦下,中宵寒磬隔溪聞。 青霞忽記觀棋約,曳杖行探玉笈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徙倚:徘徊,流連不去。
  • 危峯:高聳的山峯。
  • 散鹿羣:使鹿羣分散,指鹿羣在山間自由活動。
  • 尊前:酒杯前,指飲酒時。
  • 吳楚:指古代吳國和楚國的地區,這裏泛指江南地區。
  • 絪縕:雲霧繚繞的樣子。
  • 亭臺四壁全披霧:亭臺四周都被霧氣籠罩。
  • 城郭千家半入雲:城牆和房屋似乎有一半被雲霧遮掩,形容雲霧濃厚。
  • 薄暮:傍晚,黃昏時分。
  • 飛檣:指帆船的桅杆,這裏形容帆船在水中快速移動。
  • 環浦下:圍繞着水邊。
  • 中宵:半夜。
  • 寒磬:清冷的鐘聲。
  • 隔溪聞:隔着溪流聽到。
  • 青霞:指仙境,這裏比喻美好的記憶或幻想。
  • 觀棋約:觀看下棋的約定。
  • 曳杖:拄着柺杖。
  • 行探:行走探尋。
  • 玉笈文:珍貴的書籍或文獻。

翻譯

在山峯間徘徊,讓鹿羣自由活動,我在酒杯前眺望,只見吳楚大地雲霧繚繞。亭臺四周都被霧氣籠罩,城牆和房屋似乎有一半被雲霧遮掩。傍晚時分,帆船在水邊快速移動,半夜時分,隔着溪流可以聽到清冷的鐘聲。突然想起觀看下棋的美好記憶,我拄着柺杖,行走探尋珍貴的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間飲酒時的所見所感,通過雲霧、城郭、帆船、鐘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朦朧而神祕的氛圍。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美好記憶的懷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