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泉篇
道人號月泉,邀作月泉篇。道院常有月,道院本無泉。
石壇空歌罷,斜倚長鬆眠。竽籟盡沉寂,雲煙紛綿聯。
上有黃玉頂,下有碧瑤淵。心賞極神暢,不測何名天。
恍然欠伸雙瞳開,手握碧蘿,腳躡紫苔。猶是朝元之宇,步虛之臺。
人間少玄境,況此百肆萬火中,安有廣寒與蓬萊。
吾聞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繞繚相羅周。其間飛珠噴玉,貫穿漱滌多異流。
夜夜玉鏡飛上千山頭,來印萬壑金波滉漾寒光浮。
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瑩照大九州。授仙老以玉訣,與三光而俱留。
道人已自夢中受得金鎖流珠之洞文,吞黃月而飲上池,舞貝闕而遨蓬丘。
世間月泉空悠悠,軒轅之孫爾同儔。胸有日月袖有海,能爲道人作此謳。
向來院字多垢濁,勿將靈詮語蜉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月泉篇:指這首詩的名稱。
翻譯
一個道士自稱月泉,寫下了這首《月泉篇》。道觀裏常常有月亮,但道觀本身並沒有泉水。在石壇上空唱完歌曲後,斜倚在長松樹上入眠。竹笛聲音漸漸消失,雲煙繚繞交織。上面有黃色的玉頂,下面有碧瑤的深淵。心靈得到極致的愉悅,無法預測這被稱爲何種天地。彷彿突然醒來,雙眼睜開,手中握着碧蘿,腳踏着紫苔。依然置身於朝元之宇,踱步在虛無之臺。人間很少有這樣玄妙的境界,更何況在這百肆萬火中,哪裏有廣寒和蓬萊。我聽說在太湖旁邊、洞天深處,千山環繞錯綜複雜。其中飛舞着珠寶,穿梭着各種奇異的水流。夜夜玉鏡飛上千山之巔,映照着萬壑金波,波光閃爍着寒光。姮娥下凡沐浴,魈魅躲避,眼波閃爍照亮大地。傳授仙術的老者以玉石之訣,與三光一同留下。道士已在夢中領悟到金鎖流珠之洞文,吞下黃色的月光,飲上清池,舞動貝闕,飛翔蓬丘。世間的月亮和泉水都是虛無縹緲的,軒轅之孫你也是同樣的夥伴。胸懷日月,袖藏海洋,能爲道士譜寫這首歌頌。一直以來,道觀的文字都很骯髒,不要將靈性的言語與蜉蝣相提並論。
賞析
這首詩以月泉爲題,描繪了一個道士在道觀中的幻境體驗。通過詩人的想象和意境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追求靈性境界的嚮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將現實與幻想相融合,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俗、追求靈性境界的意境。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追求靈性境界的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