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臺

浮天非水力,一氣日含空。 舶口三巴外,潮門十字中。 魚飛陰火亂,虹斷瘴雲通。 洋貨東西至,帆乘萬里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舶口(bó kǒu):古代指船隻停泊的港口。
  • 三巴(sān bā):指三個巴國,即古代南方的一個地區。
  • 潮門(cháo mén):指潮汐的入口。
  • 陰火:指閃電。
  • 瘴雲(zhàng yún):指瘴氣瀰漫的雲氣。

翻譯

望洋臺 [明]屈大均

天空浮動的並非水的力量,是一種氣息包裹着虛空。 船隻停泊在三個巴國之外,潮汐的入口處。 魚兒在陰暗中飛舞,閃電劃破瘴氣瀰漫的雲層。 洋貨從東西兩地運來,帆船乘着萬里之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望洋而嘆的場景,通過描繪天空、船隻、魚兒、閃電等元素,展現了海洋的遼闊和神祕。詩人運用生動的意象,表達了對遠方的嚮往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展現了一種豁達開闊的心境。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