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至秋猶小,重陽不得看。 白嫌霜降暖,黃待立冬寒。 冷落辭蓬戶,馨香上籜冠。 數枝那忍食,香沁已心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uǐ):花蕊,花的中心部分。
  • 重陽:農曆九月九日,古代重陽節,也稱爲踏秋節。
  • 霜降:農曆九月的節氣,表示秋季已經深了。
  • 立冬:農曆十月的節氣,表示冬季正式開始。
  • 辭蓬戶(cí péng hù):指菊花凋零,花瓣凋謝。
  • 籜冠(tuò guān):竹籃帽,形狀像籜葉。
  • 香沁(xiāng qìn):指香氣撲鼻,使人心情舒暢。

翻譯

菊花的花蕊在秋天依然很嬌小,可惜重陽節卻無法欣賞到它的美麗。白色的菊花嫌棄霜降時還有些暖意,黃色的菊花卻等待着立冬時的寒冷。凋零的菊花告別了盛夏的繁華,馨香的菊花卻依然綻放在籜冠上。雖然數枝菊花難以忍心採摘,但香氣已經滲入心靈,讓人感到寬慰。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菊花的生長過程爲主線,通過對菊花在不同季節的表現進行對比,展現了歲月更迭中的生命之美和堅韌。作者通過對菊花的細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讚美之情,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歲月靜好中的深情與思索。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