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失學從愚子

記誦今年少,生書問不知。 無師陶氏子,失學少陵兒。 樂有非賢父,遺安及幼時。 劉殷那得似,各授一經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氏:指古代陶淵明,字元亮,東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
  • 少陵:指古代文學家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詩人。
  • 劉殷:指古代劉向,字子騫,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

翻譯

記得讀書時年幼,讀書時問不明白。 沒有名師陶淵明的指點,就像失去了學識的杜牧。 父親雖然樂於教導,但知識卻只及於幼時。 怎能像劉向那樣,各自傳授一門學問卻來得太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學識的珍視和對於失學之痛的感慨。作者通過對陶淵明、杜牧、劉向等文學家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於沒有得到良師指點而失去學識的遺憾之情。詩中透露出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和對於師長教誨的珍貴。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