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辭

南朝漢兒好,一一用交鎗。 短兵入弓矢,我盡失所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馬邑辤:古代詩人屈大均所作的詩歌。
  • 南朝:指中國南朝時期,大致爲420年至589年之間。
  • 交鎗(jiāo sāng):古代兵器,類似於長矛。
  • 短兵:短兵器,即近戰武器。
  • 弓矢:弓箭。
  • 所長:長処,優勢。

繙譯

南朝的漢族兒郎們善於運用交鎗。我卻衹擅長使用短兵器和弓箭,結果失去了優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朝時期漢族兒郎們善於使用交鎗這種兵器,而詩人自己卻衹擅長使用短兵器和弓箭,因此在戰鬭中失去了優勢。詩中反映了詩人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和對時代潮流的感慨,表達了一種自省和無奈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