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曲謁杜子美先生祠

城南韋杜潏川濱,工部千秋廟貌新。 一代悲歌成國史,二南風化在騷人。 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陂前鳥弄春。 稷契平生空自許,誰知詞客有經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杜曲(dù qǔ):指杜牧和杜甫,兩位著名的唐代詩人。 潏川(yù chuān):地名,指潏水,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 工部(gōng bù):古代官署名,負責工程建設和脩繕。 千鞦(qiān qiū):千年。 騷人(sāo rén):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少陵(shào líng):地名,指少陵原,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 稷契(jì qì):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忠誠和正直。

繙譯

南城靠近韋杜潏水邊,工部千鞦廟宇煥然一新。 一代悲歌成爲國家史詩,二位杜曲的詩風影響了後人。 少陵原上的花兒沐浴著陽光,皇子陂前的鳥兒歡快地玩耍。 稷契一生都在追求正直,誰知道文學家也有著高尚品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牧和杜甫兩位著名的唐代詩人的祠堂景象,以及他們對後世文學的影響。詩人通過描寫南城靠近潏水的地方,表現了這座祠堂的新穎和莊嚴。將杜曲的詩風稱爲“一代悲歌成國史”,顯示了他們的詩作對中國文學史的重要性。而將杜曲的詩風稱爲“二南風化在騷人”,則是指他們的詩風影響了後來的文學家,特別是李白這樣的騷人。詩中還描繪了少陵原和皇子陂的自然景色,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最後提到稷契,表現了對正直品德的追求和尊重。整首詩通過對古代文學家的贊美和景物描寫,展現了對文學和品德的推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