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諸公遊七星巖分賦得秋字

天光日與水沉浮,清絕湖風不待秋。 吹盡七峯珠鬥影,白雲不使鏡中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承太守:古代官職名,地方行政長官之一。
七星巖:位於端州(今廣東韶關)的一處名勝景點。
賦得秋字:寫賦詩以表現秋天景色。
七峯珠鬥:指山峯的形狀。

翻譯

仲秋的第五天,我作爲客人受端州的承太守王公邀請,和其他賓客一起遊覽七星巖。
天空明亮,太陽的光芒與水面上的波浪交相輝映,湖風清爽,彷彿不知道秋天已經到來。
微風吹散了七座山峯的倒影,白雲也不讓它們停留在湖面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仲秋時節的景色,通過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讚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天光、水沉浮、湖風、七峯珠鬥等,展現出秋天清新寧靜的氛圍。作者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感慨,展現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