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曲

今夕觴同河漢傾,滿堂鳧藻目先成。 但教南海明珠在,不必青天皎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漢:即銀河,古代認爲銀河是天河,傳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
  • 鳧藻(fú zǎo):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草,形容盛宴場麪繁華。
  • 南海明珠:比喻珍貴的人才或物品。
  • 青天皎月:藍天和明亮的月亮。

繙譯

今晚我們共飲,就像銀河傾瀉而下,滿屋子的繁華景象早已成形。衹要有南海明珠在場,就不需要青天皎月的照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盛大的宴會場景,作者通過銀河、鳧藻等意象,表達了宴會的熱閙和繁華。南海明珠象征著珍貴的存在,暗示著在這樣的盛宴中,珍貴的人或物已經足夠璀璨,不需要額外的煇煌。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時刻的贊美和珍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