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陵

暮煙朝雨莢陵開,環佩珊珊去不回。 終古哀蟬將落葉,君王淚灑集仙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莢陵(jiá líng):地名,古地名,今江蘇南京一帶。 環佩珊珊(huán pèi shān shān):形容美麗的樣子。 集仙台(jí xiān tái):古代傳說中神仙聚會的地方。

翻譯

傍晚的煙雨中,莢陵的花朵綻放,美麗的環佩閃閃發光,卻再也回不來了。千古以來,悲哀的蟬兒將和落葉一樣凋零,君王的淚水灑在集仙台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莢陵的景色,通過描寫莢陵的花開雨散,環佩閃閃,表達了美好的景象。同時,以蟬和落葉的比喻,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最後,君王淚灑集仙台,表現了君王內心的悲傷和無奈,增加了詩歌的悲壯氛圍。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