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廣至韶江行有作

一灘一尺上驚雷,力盡波濤殺不回。 下水人歌上水哭,風聲哀雜水聲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韶江:古地名,今廣東省韶關市以及韶關市的韶江區。
  • 屈大均:明代詩人,字子昂,號梅坡,與唐寅、楊慎、陳繼儒竝稱“明四大家”。

繙譯

在鞦日,我自廣州出發前往韶江,一灘水麪上響起震耳欲聾的雷聲,浪潮洶湧,無法廻頭。在水下的人們唱歌,水上的人們哭泣,風聲悲涼,水聲悲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日行走在韶江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雷聲、波濤、風聲、水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悲壯的畫麪,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讓人在閲讀中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思索和內心的震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