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鳥

已食沉水煙,復藏雙翅內。 時放煙氤氳,幃中香久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已食沉水菸:已經喫了水中的菸霧。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霧繚繞的樣子。 幃(wéi):古代的一種帷帳。

繙譯

倒掛著的鳥 已經喫飽了水中的菸霧,又將它藏在雙翅之間。 時而釋放出繚繞的菸霧,帷帳裡的香氣久久彌漫。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一衹倒掛著的鳥,它喫飽了水中的菸霧,將菸霧藏在自己的雙翅之間。在特定時刻,它會釋放出繚繞的菸霧,使得整個帷帳內充滿了持久的香氣。這首詩借用了倒掛鳥的形象,表達了一種神秘、幽雅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