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州採硯歸有作

風帆朝別七星岡,路自羚羊向五羊。 二水合爲三水大,西江流比北江長。 木棉樹樹如烽火,山雉飛飛過石樑。 採得紫雲東洞石,歸來書案有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端州(duān zhōu):古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採硯(cǎi yàn):採集制硯石;羚羊(líng yáng):一種動物,類似於羚羊;五羊(wǔ yáng):廣州市的別稱;木棉樹(mù mián shù):一種高大的樹木,花大而美麗;烽火(fēng huǒ):古代用來傳遞信息的煙火信號;山雉(shān zhì):一種山地鳥類;石樑(shí liáng):山間的石頭梁。

翻譯

風帆在早晨告別七星山,一路上經過端州,然後向着五羊山前行。兩條河匯合成爲一條更寬廣的河流,西江的水流比北江還要長。木棉樹高聳入雲,宛如烽火燃燒;山雉在石樑上飛翔。我採集了紫雲東洞的石頭,回來後書桌上閃耀着光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描寫風景和自然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