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羅浮

浮山浮海自東來,嫁與羅山不用媒。 合體真同夫與婦,生兒盡作小蓬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 浮山:傳說中的山名,與羅山相對,傳說中浮山從東海漂來與羅山合爲一體。
  • :媒人,指介紹婚姻的人。
  • 合體:結合爲一體。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風景秀麗的地方。

翻譯

浮山從東海漂來,自東而來,與羅山結合,無需媒人牽線。 它們合爲一體,如同夫妻般親密,所生的兒女都是小蓬萊般的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以神話傳說爲背景,將羅浮山的形成描繪得生動而富有詩意。通過比喻和擬人手法,詩人將浮山與羅山的結合比作無需媒人的自然婚姻,形象地表達了兩者間的和諧與親密。後兩句以「生兒盡作小蓬萊」作結,既展現了羅浮山的美麗,也寄託了詩人對這片仙境般景色的讚美與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