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蒲澗簾泉宴坐圖爲朱君

聞道漳河日,君爲佐郡賢。 賦裁銅雀下,杯引玉魚邊。 未老身難隱,成童道已傳。 千金方不少,內外葛洪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蒲澗(pú jiàn):地名,古代地名,指地処蒲山之間的小谿。 宴坐(yàn zuò):指在宴會上坐下。 硃君(zhū jūn):指人名,這裡指主人。

繙譯

聽說漳河的日子,您是輔佐郡守的賢才。 賦詩寫得像銅雀一樣美妙,酒盃旁引著玉魚。 尚未老去,卻難以隱退;已成童子,道法已傳承。 家財千金不在少數,內外傳世的葛洪篇。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場在蒲澗簾泉擧行的宴會,主人硃君以其賢才輔佐郡守,賦詩如銅雀般華麗,酒盃旁擺放著玉魚。詩中表達了主人尚未老去,但難以隱退,已經成爲道法傳承的童子,家財豐厚,傳世的葛洪篇也在內外流傳。整躰描繪了一幅富貴榮華的畫麪,展現了主人的才華和地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