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謁(yè):拜訪。
- 補陀:即普陀,指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羣島。
- 金陵:今南京市。
- 寶地:指佛教聖地。
- 蓮花:佛教中象徵純潔和悟性的花朵。
- 不動尊:指佛或菩薩,此處特指觀音菩薩。
- 紅塵:指世俗世界。
- 若個:哪個,哪一個。
- 火宅:佛教用語,比喻煩惱和苦難的世界。
翻譯
在佛教的聖地,蓮花般純潔的觀音菩薩,爲何要離開清淨之地,走向紛擾的世俗世界呢? 請你只需問問那些金陵的客人,他們中有哪一個能夠捨棄這充滿煩惱和苦難的世界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僧人離開佛教聖地,前往世俗世界的疑惑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比「寶地蓮花」與「紅塵」,強調了世俗與清淨的對立。末句以問句形式,既是對金陵客人的提問,也是對所有人的反思,暗示了脫離世俗、追求精神解脫的艱難與重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