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學: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相當於國子監。
- 師爲趙丈汝師:師從趙丈汝先生。
- 少參公:官職名,指趙凡夫的父親。
- 王父:祖父。
- 僉憲公:官職名,指趙凡夫的祖父。
- 同年:同一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
- 宋王孫:指趙凡夫,因其祖父與宋朝王室有關聯,故稱。
- 二水三山:指南京的地理特徵,即秦淮河和長江,以及紫金山、鐘山和棲霞山。
- 帝閽:皇宮的大門。
- 通家名刺:通家,指有共同祖先的家族;名刺,名片。
- 不妨:不妨礙,可以。
- 長揖:古代的一種禮節,雙手合十,深深鞠躬。
- 叩龍門:比喻求見權貴或高官。
翻譯
趙凡夫年輕時文采斐然,如同宋朝的王孫,他環繞着南京的二水三山,來到了皇宮的大門前。他手中攜帶着通家名刺,不妨礙他以深深的鞠躬禮節,去叩響權貴的大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凡夫年輕時的風采和他對學問的追求。詩中,「二水三山繞帝閽」形象地描繪了南京的地理環境,同時也暗示了趙凡夫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攜得通家名刺在,不妨長揖叩龍門」,表達了趙凡夫不畏權貴,勇於追求學問的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趙凡夫的才華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