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投贈少師徐相公南歸七言近體六十句
註釋
- 臺閣:指朝廷。
- 化鈞:指教化之權。
- 謨訓:指古代的訓誨、教誨。
-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
- 鴻逵:指大路,比喻大道。
- 驪海:指深海。
- 頷下鱗:指龍的下巴,比喻重要位置。
- 金縢祕:指重要的祕密文件。
- 玉座新:指帝王的寶座。
- 百揆:指百官。
- 椽筆:指大筆,比喻重要的文書。
- 商巖:指商山,比喻隱居之地。
- 宣室:指帝王的宮室。
- 蒲類:指蒲草,比喻柔弱。
- 越裳:指南方的國家。
- 谷城:地名,指隱居之地。
- 神虎角名巾:指隱士的服飾。
- 皁蓋:指黑色的車蓋。
- 朱提:指紅色的提樑。
- 衣錦敕:指賜予的錦衣和敕令。
- 望轅塵:指望見車塵,表示送別。
- 剺面:指割面,表示悲痛。
- 款段:指緩慢的步伐。
- 寫麒麟:指繪製麒麟,表示功績。
- 鵬休:指鵬鳥休息。
- 蠅點:指微小的污點。
- 疏傅:指疏遠的師傅。
- 脫驂:指解下馬車。
- 榮庭:指榮耀的庭院。
- 三泖水:指三泖湖水。
- 九峯山:指九座山峯。
- 綠野:指綠色的田野。
- 蒼生:指百姓。
- 聽履:指聽從命令。
- 懸車:指懸掛的車子。
- 蓬心:指心志不定。
- 蒿目:指目光短淺。
- 交泰否:指天地交合,否極泰來。
- 雲雷:指天象。
- 中書考:指中書省的考覈。
- 上古淳:指上古時期的淳樸。
- 平原投謁士:指在平原上投奔的士人。
- 掃門人:指看門的人。
- 沈湘:指沉沒的湘水。
- 扣闕書:指向朝廷上書。
- 病草:指生病的草。
- 瞻槐:指仰望槐樹。
- 山公:指山神。
- 谷口:指山谷的入口。
- 鄭真:指鄭國的真實。
- 周地璞:指周地的璞玉。
- 漢家薪:指漢家的柴薪。
- 支離樹:指形狀奇特的樹。
- 莊生:指莊子。
- 祝大椿:指祝願長壽。
翻譯
當年在朝廷中執掌教化之權,都將古代的訓誨比作帝王的詔書。大道上顯露出端正的儀態,深海中卻偏要觸碰龍的下巴。兩道詔書照亮了中興的光輝,千秋顧命見證了君臣的情誼。忠心自委於重要的祕密文件,赤手空拳重新扶持帝王的寶座。百官開始明白帝王的明察,普天之下只頌揚堯的仁德。戟門白天敞開,如同清水一般恆常,大筆揮灑,總是帶來春意。已經見到辭去侯位的超然,不肯再開啓門戶,擬似平津。商山遍起,成爲霖雨的澤地,宣室長扃,絕斷鬼神的聯繫。蒲草畫出的波浪中,鯨魚頓時偃息,越裳梯嶺上,雉鳥能夠馴服。任由他得到序位,一同升遷,不爲流言所動,頻繁引退。歸隱到谷城,黃色成爲石頭,掛着神虎角的名巾。崢嶸的皁蓋在馳傳中騰飛,燦爛的朱提捧着賜予的銀子。內殿傳來恩賜的衣錦敕令,東門淚滿,望着車塵。九邊蕃將爭相割面,八座尚書尚未展眉。離去時身輕如燕,憑着緩慢的步伐,憂時的鬢髮已寫在麒麟上。鵬鳥休息六個月方纔停息,蠅點般的污點反而被珍視。置酒可以與疏遠的師傅一同縱情,脫下驂馬,仍念及越生的貧困。榮耀的庭院中,蘭畹芬芳相襲,眼中的荊花漸漸親近。三泖水似乎增添了浩蕩,九峯山忽然聳立嶙峋。那堪綠野的棲息地,轉作蒼生的顧盼身。聽從命令,定會攀上赤舄,懸掛的車子應即改用蒲輪。蓬心下澤,知道難以改變,蒿目中原,忍心更論。天地會當交合泰來,雲雷須自要亨通屯積。功名再續中書省的考覈,風俗能還上古時期的淳樸。此時平原上的投奔士人,以往的丞相掃門人。沉沒的湘水,些許音猶楚,扣闕書成,哭向秦。病草遠能沾雨露,仰望槐樹,高竟隔星辰。山公實已憐惜嵇紹,谷口寧容臥鄭真。浮譽總爲周地的璞玉,孤蹤甘積漢家的柴薪。何時得託支離樹,長伴莊生祝願大椿。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對徐相公南歸的贈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表達了對徐相公的敬仰和對其歸隱生活的祝願。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徵,如「鴻逵夙表儀端羽」比喻徐相公的高尚品德,「驪海偏嬰頷下鱗」則暗喻其面臨的困境。整首詩語言華麗,情感深沉,既展現了徐相公的功績和品德,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